近日,印度政府终于公开承认,在印巴第五次空战中,尽管其宣讲团曾四处宣传印度在此战中取得的辉煌胜利,但实际上印军的损失相当惨重。在此背景下,印度开始紧急采购俄罗斯的R-37M导弹,试图弥补在空中作战中的劣势。然而,巴基斯坦也在悄然筹划,用一种全新的、更为强大的反击武器来对抗印度的这一举措——这就是中国制造的PL-17导弹(又称PL-XX或“180项目”)。这款超远程、超视距(BVR)导弹有可能将巴基斯坦空军(PAF)的交战范围拓展至惊人的300至400公里。
有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在今年5月初,巴基斯坦空军通过“超视距战术”取得了对印度的“羞辱性胜利”,这让印度空军(IAF)陷入了极大的压力。为了强化自己的空中作战能力,印度空军急忙开始谈判采购俄罗斯的R-37M导弹(AA-13“斧头”),这种导弹的设计初衷是用来精确打击300公里外的高价值空中目标,这无疑将大幅提升印度苏-30MKI战机的作战能力——该机型目前仍然是印度空军空中优势的核心力量。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印度与俄罗斯的R-37M导弹采购谈判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交易成功,印度空军将批量采购该导弹来应对巴基斯坦空军的技术突破,这笔交易的金额预计超过2.5亿美元。这笔采购实际上是印度对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中国PL-15E导弹的一次直接反制——PL-15E导弹的射程已经突破了145公里,而中国本土装备的PL-15导弹射程据称可达300公里,这意味着中国空军在印太地区的空中对抗中占据了“先发制人”的优势。目前,巴基斯坦空军已装备PL-15E导弹,但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巴基斯坦可能已经获得了更为先进的PL-15本土版,这无疑给印度安全机构带来了极大的担忧。
展开剩余72%在5月的印巴空战中(被一些军事观察家视为冷战后规模最大的超视距空战),巴基斯坦空军装备PL-15E导弹的歼-10C战机成功击落了6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印度空军珍贵的达索“阵风”战机。每架“阵风”的造价高达2.4亿美元。其他损失还包括印度前线的苏-30MKI、米格-29和幻影2000战机,这些损失凸显了印度作战机群在面对下一代导弹威胁时的脆弱性。
在印度空军借助R-37M加强空中作战能力的同时,巴基斯坦也在悄然部署更具威慑力的PL-17导弹。军事专家认为,巴基斯坦能够获得PL-17的背后,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在军事工业领域深入合作的结果——这一合作关系成为了中国实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的核心之一。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若能够将PL-17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SAC)生产的歼-35A隐形战机整合,可能会带来空前的技术突破。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首批40架歼-35A隐形战机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交付给巴基斯坦。
如果PL-17和歼-35A的双重升级计划顺利实施,巴基斯坦将能够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以及更广泛的印巴空中走廊,掌握“先发现、先开火、先摧毁”的制空优势。尽管PL-15E已让巴基斯坦在5月的空战中展现了强大的超视距打击能力,但PL-17的性能则代表着跨代的飞跃。中国工业界的消息透露,PL-17采用了强大的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导引头、惯性导航系统、GPS/北斗定位更新和双向数据链技术,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电子战环境中仍然精确打击目标。
PL-17导弹全长接近6米,是为现代战机设计的最大型空空导弹之一,其需要在歼-20等平台上安装新型结构挂架和特殊导流片。根据中国的作战理论,PL-17的作战目标不仅仅是击落敌方战机,关键还在于打击那些支撑西方及印度空中行动的核心力量——如预警机、加油机以及E-3“哨兵”、RC-135等情报监视侦察平台。对于印度空军来说,PL-17的威胁不仅仅是其强大的射程,更在于其能够有效打击印度空军的C4ISR体系,包括其关键的IL-78MKI加油机等高价值资产。
对于印度空军而言,PL-17带来的威胁显而易见:搭载PL-17导弹的歼-35A隐形战机,甚至是升级版“枭龙”Block III或歼-10C,可以在印度雷达视距之外发动攻击,印度的“阵风”、苏-30MKI和幻影2000战机甚至在锁定敌人之前就已陷入危险之中。更为致命的是,印度的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等关键资产一旦遭到摧毁,将直接削弱印度空军的作战半径。而PL-17的射程据信是现役AIM-120D和MBDA“流星”导弹的两倍(后者射程约200公里),这使得它成为中国对美军即将装备的AIM-260“联合先进战术导弹”(JATM)的有力回应。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PL-17与歼-35A的结合将极大提升其威慑能力,迫使印度空军加快扩充导弹库的步伐。印度可能的应对措施包括将“流星”导弹整合到更多平台,加速“阿斯特拉”Mk3导弹的研发,或者与法国、俄罗斯等国联手开发新型超视距导弹系统——预计未来10年,印度可能需要投入4-5亿美元,以弥补其技术上的劣势。
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巴基斯坦获得PL-17导弹标志着南亚空战格局的巨大变化。巴基斯坦的这种做法无疑效仿了中国在西太平洋的A2/AD战略,并在印巴语境中实施,这一转变可能促使印度在下一代雷达、反隐形传感器以及电子战领域加大投资。目前,据中国军方消息,PL-17已经完成试射,并且歼-20部队的部分机群已进入有限战备状态。这意味着,PL-17将在未来的印太或南亚冲突中投入实战,而巴基斯坦很可能成为首个使用全球射程最远现役空空导弹的非中国用户。
如果巴基斯坦空军能够将PL-17导弹与未来的隐形战机队伍完全集成,地区力量的平衡将出现显著倾斜,迫使印度空军在超视距空战领域迅速追赶。毕竟,在这种空战中,谁能先发现敌人、先开火,往往决定着胜负的关键。印巴空中竞争无疑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不仅仅是关于战机数量的较量,更涉及雷达反射截面、导弹射程以及在中国不断演进的武器技术背景下,如何有效抵御来自敌方的打击。
发布于:天津市广升网配资-股票怎么配杠杆-炒股选配资-网上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